首页

艾玛黄金圣水

时间:2025-05-29 22:51:44 作者:(走进中国乡村)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 浏览量:45127

  中新社甘肃临夏5月29日电 题: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

  作者 闫姣 艾庆龙 张婧

  牛肉精细分割制成伴手礼,废弃牛骨变为特色艺术摆件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牛文化展示区……在“无牛羊不成家”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,对牛产业的深耕探索堪称极致,系列产品畅销世界各地。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牛场。曹学忠 摄

  “从单纯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,我们不断探索产业升级路径。目前,已形成养殖、精细分割、有机肥加工、餐饮等四大板块。”在位于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殖场,甘肃旭昊集团负责人杨旭林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

  在牛肉分割车间,牛被精细分割为多个部位,骨头按牛肋排、龙骨、脖骨分类,搭配牛腩、牛脖等推出不同价位的礼品套餐。“我们研发的‘旭昊牛宴’系列包含从4人到16人不同规格套餐,满足多样市场需求。”杨旭林说。

  杨旭林坦言,其祖辈养牛采用粗放式放养。而今,牛产业成为“主业”,村子及周边村民对其养护更为科学精细。“牛喝的是雪山融水,吃的是添加了适量中成药、中草药的绿色无污染的饲草料。不仅要为母牛进行产后保健,还分阶段科学饲养小牛,精细化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。”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县,航拍标准化养殖场。曹学忠 摄

  在该企业现代化养牛场内,电子大屏实时监控牛群的动态。养殖场技术员曹剑波介绍说,为培育优质肉牛,他们采用与传统养殖截然不同的科技化手段。通过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,采用人工授精技术,确保犊牛品质,“经过检验,我们养殖的肉牛肉质鲜嫩程度优于普通品种。”

  在牛产业链延伸上,临夏县还将目光投向文创领域。来自辽宁的雕刻师张志伟被聘请至当地,将牛骨转化为艺术品。“牛骨雕刻受材料限制,需结合其厚度和特性设计,拼接工序比玉石、象牙雕刻更为复杂。”他介绍说,其设计的牛骨雕刻作品融入当地牡丹元素,经取料、漂白、设计、裁剪、拼接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,为牛产业链增添文化附加值。

  张志伟称,其设计涵盖临夏本土文化符号的伴手礼、骨瓷礼、家具装饰、乐器配件、文玩把件、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,年产各类骨雕艺术品2万多件,实现牛骨“变废为宝”。

  牛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,牛元素也千变万化融入当地日常生活。比如,用“牛”字设计而成的小花园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而成的牛文化展示区,以及在旅游景区的牛摆件等。

  临夏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,是古丝路南道重要节点。2024年,该县牛存栏达到13.25万头,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额达2.07亿元人民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身边的变化)探路共富:老龄化社会,“医养”何以更“怡养”?

在海南,从会展中心、写字楼、医院,到街边商铺、外卖点,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已进入各个场所和行业,不少市民拎起菜篮子、布袋子;在重庆,一座座绿色商场受到消费者青睐,使用环保帆布袋、购物小票无纸化、配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常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,各大商场多措并举推动消费绿色转型;在江苏,当地积极开展绿色节能家电促消费专项活动,发放政府补贴资金数亿元,拉动家电全品销售,惠及广大消费者……

世界看两会丨拉美记者:中国是拉美国家发展的榜样

近年来,中国创造屡屡引发国际关注,从新能源汽车到“出海”的社交媒体,再到成为时尚“顶流”的马面裙。在张颐武看来,这是中华文明世界普遍性的体现,“通过自己独特的文明给世界贡献了非常恢弘的文化创造”。

越跑步,膝盖越废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
在优化融资结构方面,会议要求,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,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,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,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,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。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塞纳河畔,流动的盛宴徐徐展开

“教育大计,教师为本。”李家超说,教师站在教育最前线,肩负起春风化雨、培育人才的重任。而在21世纪的教育中,教师还要积极创新,身教言教,运用多元而高效的教学方式,推进人才培养。特区政府将继续投放资源,支持教师专业发展,鼓励他们以创新的教学模式,为学生持续提供优质教育,积极培育具创新思维和远大抱负的人才,开拓新的发展空间。

上海:青少年展开想象开启智能时代新探索

另一方面,俄罗斯《报纸报》23日援引俄发布新闻的Telegram账户“Baza”帖子称,据称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嫌疑人有6人,其中4人的身份已确定,都是塔吉克斯坦公民。当天,塔吉克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否认,称“这是虚假消息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